結核病防治
新冠肺炎COVID-19疫情下醫院肺結核曝觸事件之影響因素與管理挑戰
科普知識
August / 31 / 2025
本研究旨在探討新冠肺炎流行期間,住院後患者診斷肺結核的曝觸事件、其相關因素及對醫院政策管理之影響。
曝觸事件於本研究中定義:凡呼吸道檢體塗片耐酸性染色(AFB)結果為陽性者,皆應入住負壓隔離病房,以防止結核菌經空氣傳播造成院內感染。肺結核病患在住院期間未於負壓病房隔離或延遲隔離,造成其他患者或醫護人員曝觸,即為曝觸事件。
研究發現本院於新冠肺炎流行期間(2020/01/01至2023/04/30)結核病總通報確診數為494人,曝觸件數為65件,平均曝觸發生率為13.1%;相較於未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期間(2016/01/01至2019/12/31)結核病總通報確診數為717人,曝觸件數為112件,平均曝觸發生率為15.6%,發生率下降2.5%。
典型胸部X光變化、入住胸腔科或感染科病房、住院三天內有胸腔科或感染科醫師診治、懷疑結核病三天內送驗痰塗片耐酸性染色鏡檢及痰檢體送交後24小時內發出痰塗片的報告等因素與曝觸事件呈現顯著相關。
結果顯示早期介入、有效的結核病篩檢和感染管制措施對於降低曝觸事件的重要性,並提供醫院管理者和臨床醫師之實用建議,以改善對肺結核患者的管理和感染管制策略,從而減少曝觸事件的發生。(感控雜誌2025:35:193-204)




資訊檔案連結依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