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癆大事紀
1990年
》博愛醫院再改為「台北市慢性病防治院」。

》11月,衛生署再度修訂治療方式,治療期間縮短為六個月。
1989年
》台灣省防癆局改制為「台灣省慢性病防治局」,所屬臺中、嘉義、台南結核病防治院改名為慢性病防治院,各縣市結核病防治所亦改名慢性病防治所,而行政體系維持不變。
》台中市、台南市防治所裁撤。

》派駐全省各衛生所之約僱防癆保健員納入本局編制為護理佐理員(82年4月起具護理人員資格者已改敘為公共衛生護士)。從此,慢性病防治局除了胸腔病(以結核病為主)之外,同時負責中老年病(以高血壓、糖尿病為主)之預防、治療、研究、策劃、示範、宣導、教育訓練及輔導等項業務,進入另一個新紀元。
1983年
本會成立25週年,「台北胸腔病防治中心」改名為「第一胸腔病防治所」並擴大醫療服務範圍。
1982年
本會第一結核病防治所改名為「台北胸腔病防治中心」;洽請台灣郵政總局發行「柯霍氏發現結核菌百週年」紀念郵票;本會嘉義縣分會改組為「中華民國防癆協會嘉義市分會」。
1978年
7月起,衛生署連續實施兩期結核病防治五年計畫,革新治療方式,免費治療計畫之完治率大為提高。
1977年
台北市結核病防治院改為「博愛醫院」。
1976年
協助金門全面實施結核病防治工作,並辦理金門教育人員胸部X光普查工作。
1974年
政府著手計畫消除貧窮,特擬定小康計畫,凡貧民患結核病者,均可獲得妥善的全部免費醫療照顧,包括昂貴的抗結核病第二線藥物,及住院與胸部手術等各項費用。